足迹
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4章 满城尽是牧马人(第3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方言又惊又喜。
    卢信华因为《伤痕》,成了伤痕文学第一人,那么,自己岂不是反思文学第一人?
    将来的教科书上,也有他的大名!
    “虽然《牧马人》带起了这股反思文学的浪潮,但要浪潮不中断,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反思小说来维持,你这个写出‘端之作’的作者,更要起到带头作用。”
    周雁茹言外之意,赶紧写小说吧!
    “您放心,我已经答应了王洁。”
    方言信誓旦旦地保证。
    “小王也和我说过,她跟你约了3篇稿子。”周雁茹劝道,“不用急着完成,小说在精不在多,100篇普通的作品也比不上1篇《牧马人》,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?”
    “嗯。”方言点头。
    “我是这么想的。”
    周雁茹说《黄土高坡》作为伤痕小说,不需要任何改动,但《燕京文艺》正在全力推动反思文学浪潮,索性就改成反思小说。
    毕竟,《黄土高坡》有“反思”的影子。
    “我没问题。“
    方言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。
    自己打响反思文学的第一枪,总不能开历史倒车,跟伤痕文学搅在一块,得划清界限。
    周雁茹露出满意的微笑,从抽屉里拿出《黄土高坡》的手稿,两人商量着如何修改。
    虽然这篇是方言的原创,但上辈子看了那么多乡土小说和电影,就像熟读唐诗宋词三百,不会作诗也会吟,灵感源源不断地涌现。
    “好,就这么改!”
    周雁茹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,眼里的惊喜之色越来越浓,“就跟之前一样,接下来你就在老位子上改稿。”
    方言张张嘴,“周老师,我想问问……”
    “是不是想问合同工的事?”
    周雁茹意会地打断他的开口。
    方言点头道:“您跟李老、王老师他们商量得怎么样?”
    “你真的想好了要来《燕京文艺》?”
    “想好了!”
    “其实相比于我们编辑部,你可以有更好的去处。”周雁茹说,“就凭《牧马人》,完全能进文化馆,而且是固定工,如果文化馆不想去,就再写出几篇像《牧马人》这样质量的作品,未必就不能被招进作协当专业作家。”
    “可是,我就是对文学编辑感兴趣。”
    方言假如不知道合同工能转正,或许会动摇一下,然而现在,一点儿也不带犹豫。
    毕竟,进文化馆、当专业作家再好,但鬼知道是什么时候,他现在的目标是招工回城。
    《燕京文艺》的合同工,就能让他回来!
    “不改了?”
    “绝对不改!”
    “那好。”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5wwx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