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我在现代留过学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八百八十五章 死人比活人有用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这简直就是奇迹!
    过去,像这样的疫病流行,只要爆,哪次不是几千上万的死?
    当然,能做到这一点。
    除了有药外,可能更多的,还是贾种民领衔的街道司,在汴京城的公共卫生上,成绩斐然!
    街道司,靠着向汴京商户和豪宅的主人,收取各种物业费、卫生费,然后雇了几千的老人、妇女。
    每个月给他们两贯钱,并管一顿午饭,让他们去打扫街道卫生、清理粪便以及各种生活垃圾。
    这使得汴京城的卫生情况,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。
    街道上,再也没有各种牲畜粪便堆积的情况,各厢坊的水渠里,也再也见不到,蚊蝇乱飞,恶臭无比的事情。
    此外,可能也有元丰八年的旱灾以后,苗授率领三衙禁军,在汴京城里,大量凿井的缘故——苗授带着的凿井队伍,在两年中,凿了上千口水井。
    虽然,其中大部分的水井,被这些家伙,拿来当成了营生,做成了长期买卖。
    这使得坊间闲汉们在‘三班吃香,群牧吃粪’的俗语后面,又加了一句‘三衙吃水’。
    可现代的实践已经证明,干净的饮水,对居民的健康,至关重要!
    除了这些举措外。
    赵煦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,在去年下半年下令,要求太医院,定期给在京京朝官以上的官员的孩子也做体检。
    当然,这些人就不可能像赵煦以及大臣们接受的体检这么详细。
    只是简单的测量身体、体重,检查呼吸、心跳、脉搏等基本情况而已。
    而且,也都只是当成了数据。
    可这依然是救了无数孩子的命。
    在中古,疾病的早现、早治疗,胜过一切灵丹妙药。
    这也同样是,很多中低层的大臣们,对赵煦无比拥戴的原因之一。
    自实行这个政策以来,在京官员的孩子的夭折率,大大降低。
    古人拉拢人心,不过是解衣衣之,推食食之。
    而赵煦是直接派人,定期给官员的孩子体检。
    这是什么?
    天恩浩荡啊!
    等于所有人,都欠赵煦一个救子救孙的恩情——天子遣医问诊,治病于未病。
    于是,汴京城中有大量的官员,尽管连赵煦的面都没有见过。
    却对赵煦感恩戴德,忠心不已。
    因为,在他们心中,赵煦已对他们施恩了。
    而且是大恩!
    尽管,赵煦的本意,只是想要统计数据,出点,是为了自己的小命。
    可这些政策,却在无形中,为他积累了,数之不尽的名望,收拢了数不清的民心、官心。
    这也是庆寿宫,再不能御殿听政的原因。
    从上到下,有着数不清的人,不想也不愿庆寿宫的老太太出来讨人嫌了。
    他们只想着,赵煦快快亲政!
    因为,在这些人的心里面,有着这样一个逻辑——官家现在还未亲政,我等就已受恩如此!
    官家若是亲政了,大家伙的好日子,岂不是马上就能来了?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5wwx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