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我在现代留过学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两百四十五章 新役法2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毋庸置疑,这触动了两宫的敏感神经。
    因为两宫就算是深居深宫,不知民间疾苦。
    但她们肯定知道,大宋立国的根基是什么?
    强干弱枝,中央集权!
    而宽剩钱,却是王安石变法时,增加地方财政供给的配套政策。
    或者说是王安石拿来收买地方基层官员,推动新法的胡萝卜。
    现在,韩绛的役法条例,却进一步增加了地方宽剩钱的额度。
    两宫对此,自然很忌惮。
    因为这可能动摇,整个大宋王朝的财政体系!
    赵煦上上辈子,曾君临天下,执掌大权,当然明白两宫在顾虑什么?
    所以,他沉吟片刻后,道:“太母,孙臣以为,韩相公所议也不无道理……”
    “朕近些时日,在集英殿听经筵,先生们也谈及了祖宗财政之制……”
    “乃是以强干弱枝之策,以定天下,绝藩镇之祸!”
    两宫听着,都是微笑着点头。
    “官家说的是……”太皇太后更是道:“此乃祖宗制度,当年,慈圣光献和英庙,都曾告诫过老身和先帝……”
    “五代藩镇之祸,不止是骄兵悍将,也是地方财税太重,不听中枢号令所致!”
    中唐之后,藩镇割据。
    割据的不仅仅是军队,还有地方的财税!
    恭顺的藩镇,会定期向长安纳贡,送钱送物送粮。
    不大恭顺的,就看自己的心情。
    而最不恭顺的那几个,干脆是关起门自说自话。
    一个个藩镇,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圈。
    到了五代,就更不要说了!
    所以,大宋建立后,有鉴于藩镇之祸,地方势力强盛的教训,开始进行中央集权。
    于是,在大宋,不仅仅一切军队指挥、调动听中枢。
    一切财政收入,也全归中枢!
    地方的自主性被压缩到极限。
    “娘娘说的是……”向太后附和着。
    赵煦则点头:“太母所言甚是,此正祖宗智慧所在!集英殿上的诸位先生,也多有夸赞……”
    “只是……”赵煦看着两宫的神色,道:“孙儿却以为,凡事过犹不及!”
    “这些日子,孙臣在经筵上,常常和范学士(范纯仁)、吕侍讲(吕大防)等先生请教地方情弊……”
    “皆言,地方之弊,患在地方钱少难为……”
    “尤其是小事、琐事,常常匮于钱少,而不能为……只能坐看其滴水穿石,逐渐败坏!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赵煦就叹道:“故而,孙臣以为,韩相公许是也考虑到这个……”
    “想叫地方多些钱做事,不必事事与朝堂商议。”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5wwx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